弟子规观后感初中生(精选3篇)

弟子规观后感初中生(精选3篇)
时间:2024-07-08 15:27

  弟子规观后感初中生 篇一:

  近段时间,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弟子规,还通过举例讲解让我们领会弟子规所包含的深刻含义。其中:“父母呼、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,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

  这句话被我深刻在心……弟子规中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父母叫你,应及时回答;若父母吩咐你做什么事情,要及时去做;如果父母教导你,应恭恭敬敬地听;若父母责备你时,应该虚心接受。也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,孝顺父母,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,并积极改正错误,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减轻父母的负担。只有这样做,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,让他们感到欣慰。这充分展示了古人是怎样做到孝顺父母的,想想自己……

  有一个星期天,我和妈妈去逛商场,我看上柜台上的一组芭比娃娃,就让妈妈给我买。可妈妈却对我说:“家里有好多娃娃了,跟这差不多,就不要买了。”我一心想得到这些娃娃,梦想着给娃娃们穿衣打扮,晚上楼他们睡觉。赖着不肯走。妈妈不停地劝说我,可我总觉得她很唠叨。于是我拿出我的绝招,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大哭起来。边哭边说:“你小气,你抠门。就要,就要”妈妈最后还是花了五百多块钱把这组芭比娃娃买下来。现在回想这件事,我觉得非常愧疚。

  自古以来,“父母教,须敬听。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?我不但没有听从父母的教导,还跟父母哭闹,让妈妈伤心难过,这是多么不应该啊!父母用心血和汗水把我们哺育成人,听父母的话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尊敬父母、孝顺父母不但是我们中华儿女所应该传承的精神,更是我们做人的最低准则!

  学了弟子规,我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,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毛病,孝顺父母、体贴父母、关爱父母,做一个懂孝顺、知感恩的好孩子!

  弟子规观后感初中生 篇二:

  记得我刚转到这个学校读书,对这里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,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同学都在学习《弟子规》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,它让我学懂得了很多道理,比如:孝敬父母,尊老爱幼,认真做事,团结友爱,互相帮助,珍惜时间,好好学习……时间悄悄溜走,我也在悄悄“变”呢!

  有一次放学,在回家的路上,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把一个小女孩推到了,我急忙走上前去把那个小女孩扶起来,然后问她:“你疼吗?”“不疼。”那个小女孩忍着泪水坚强地说。我心平气和的对那个小男孩说:“你这样做是不对的,古人说: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。我们都是一家人,都是兄弟姐妹,应该团结友爱,互相帮助,你说对吗?”小男孩听了,惭愧地低下了头说:“对不起。”

  还有一次,妈妈教我帮忙做家务,我爽快地答应了。妈妈说:“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,你以前不是都很不情愿的么?”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因为《弟子规》让我长大了呀,以后我会经常帮你做更多事。”我说着,手上就干起了。

  晚上,爸爸回来了,我就帮爸爸拿拖鞋,挂皮包。我还帮着妈妈一起准备好了晚餐,看爸爸吃得津津有味的,我甜滋滋地笑了。爸爸吃完晚餐,会心地说:“我的女儿懂事了,知道孝敬父母了。”我听了,脸上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。

  自从学了《弟子规》以后,我就经常受到家人和邻居的赞许,每当这时,我都对他们说:“是《弟子规》让我明白,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,做什么事都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。”

  弟子规观后感初中生 篇三:

  《弟子规》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,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,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,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。若能认真地阅读《弟子规》,真正了解《弟子规》中的含义,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。

  人生在世,品行不是天生的,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。《弟子规》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。其中包括孝、悌、礼、仁、等。在做到这些后,它又教了我们一些,不但要认真学,还要实践,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,成为有用之才。

  细读《弟子规》,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,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。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、关怀朋友,都因为心怀感恩,正因为感恩,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,尊敬发至内心,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。

 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做人的一些规范和道理。令我感触最深的是“事勿忙,忙错多,勿畏难,勿轻略。”这一句。意思是:做事不能匆匆忙忙,否则容易出错,不要怕困难,也不能随便敷衍了事。

  “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悌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。”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。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。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、出则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,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,做学生,做儿女的规矩,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,开始读弟子规。

  初读弟子规,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,等读了五、六遍,六、七遍以后,才琢磨出点意思来,我反复读,感受越来越深,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“读书百遍,其意自见”。“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悌,次谨信”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姐妹。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,要讲信用。“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”讲的是和大众相处时要相互爱护,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,多向他学习,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,如果做了之后,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,就可以好好的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了。整篇都在讲应该怎么做儿女,应该怎么做学生,应该怎么做人。

  我在读弟子规,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。于是,我们一起读弟子规,理解弟子规,交流心得。有一天,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,叫养生小专家。里面说修身养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写毛笔字。因为我也写毛笔字,所以我也深有体会,你在不静心的情况下是写不好字的,但是你沉下心来写一会儿,心就会静下来。正如“余力学文”一段中的“墨磨偏,心不端,字不敬,心先病”说的一样,你不好好写字,心静不下来,沉不住气,在心理上就会得疾病了。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。

  在弟子规里,在家要孝顺父母,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;在外边要尊敬师长,懂得长幼有序,并要学礼、懂礼等;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,诚实守信,时刻注意自己的,衣着要端正,说话要文明,懂得反省自己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;人在世上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,要爱天地万物,爱万物生灵,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,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,不强人所难等,这些是我得到的启发。

 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称道这本书,觉得自己粗浅的赞美难以表过这本书内容之精致、意义之深远。这是一本从古到今都让人受益非浅的书,也是一本洗心净脑的书。吸引我的,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,而在于那言简意赅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大爱、浓情、和谐、平实……生活在当今的时代,人们的内心浮躁,逐渐失去了那原始的宁静和纯真。在我看来,《弟子规》就是这样一本能够让人返璞归真的好书,在此推荐给大家阅读,希望大家有所收获。

  读完弟子规,理解完弟子规后,

  我已经知道做人、做事的道理了,可光知道还不行,还要学会做。怎么才能做呢?学知识。怎么学呢?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,我们可学别人的,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,我们要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,该学的学,不该学就不学。我觉得《弟子规》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发现我有些地方做得好,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,好的地方我会继续保持,并发扬光大,不好的我会改正并做到更好!,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。

Copyright © 2003 www.wenc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范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-6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