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(精选6篇)

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(精选6篇)
时间:2025-03-23 08:50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一:

 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实验小学603朱熠辉

  吃糖蛋是桐乡当地习俗之一,妈妈生了小宝宝,要吃糖蛋补身体,女婿到丈母娘家做客,丈母娘会烧一碗糖蛋给女婿吃。以前生活艰苦,吃糖蛋是一件奢侈的事;现在大家生活好了,工作之余嘴馋了,煮一碗糖蛋吃吃也是常事。

  糖蛋十分好吃,又香又甜,营养丰富。

  糖蛋的制做方法十分简单。但把水倒入锅中加热到沸腾,拿鸡蛋在锅的边缘轻轻一磕,一定要磕出一道裂缝才行,然后两个大拇指顺着裂缝把鸡蛋打开,让蛋清和蛋黄落入滚烫的开水中。这一步十分重要,一不小心蛋黄就有可能破碎,里面的汁液就会与水融为一体,会影响糖蛋的外观和口感。去壳的鸡蛋在开水里煮,直到蛋清发白,蛋黄表面变成固体的淡黄色,就可以捞出放入碗中了,这时的蛋只是普通的水煮蛋,还不是糖蛋。要把它变成糖蛋还要在起锅前,预先准备好一只碗,碗里放好桐乡。起锅时,将煮读的蛋连同汤水一起盛入碗中,镬糍、红糖和白糖与蛋完美融合,香气扑鼻。这样,一碗正宗的糖蛋才算完成。

  糖蛋的制做方法虽然简单,但是如果操作不当,就会闹笑话,出洋相。传说有个性急丈母娘,女婿来了,手忙脚乱,一边烧火一边磕蛋,准备给女婿烧糖蛋。谁知因为性急,磕得重了些,蛋清蛋黄一股脑儿地漏到了风箱边。还有个呆头阿木(媳妇)烧糖蛋,她在冷水里打入鸡蛋,然后拼命烧,结果鸡蛋全部散开了。民间流传的关于烧糖蛋的笑话还有很多,大概是因为糖蛋不仅仅是一样吃食,更具有丰富传统意蕴的缘故吧。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二:

  酸辣土豆丝

  孙雅慧

  这天,妈妈拿出两个圆溜溜的土豆:“晚上,咱们就做酸辣土豆丝吧。”这可是我的最爱,我立刻拍手叫好。

  说罢,她准备好几个红艳艳的辣椒,少量葱、姜、蒜。“首先,将土豆刮皮切丝。”我立刻拿起刮皮器,小心翼翼地刮起了皮。土豆皮们就像听话的小精灵,虽然恋恋不舍,但还是有节奏地从土豆上滑落。刮好皮,我准备将它切成厚薄均匀的圆片,再切成丝。我拿起菜刀,觉得十分奇怪,平时对妈妈“百依百顺”的菜刀今日却不听我使唤,我的手抖得厉害。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切菜,对我来说却“困难重重”。好不容易切完了,这参差不齐的土豆丝我也就不斤斤计较了。

  我将土豆丝放在水里搓洗,直到水清澈为止。

  现在,该炒配菜啦!我朝锅里倒入油,待油冒热气,辣椒跃入锅中,和油亲密地“握了握手”。辣椒很快变色,成功换上了新装,我让姜、蒜也投入了锅的怀抱。当它们散发出阵阵香气时,重头戏来喽!这道菜的“主角”——土豆丝,争先恐后地跳入锅中。有了新伙伴的加入,这支“队伍”立刻变得浩浩荡荡起来,我先让它们握手言和。

  接下来,调料上场了,放入一勺盐、一勺糖,又沿着锅外围倒了些酱油。最后,翻拌均匀,撒上葱花,一碗色、香、味俱全的土豆丝就出锅了。

 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根土豆丝,放进嘴里,细细咀嚼。嗯,酥脆可口,清香四溢,辣味中夹杂着些许酸味,土豆那辣中带酸的味道冲入了五脏六腑。而那味蕾,则是贪婪地吸食着这可口的滋味,我瞬间被这道菜征服了。

  这道菜,一端上桌,爸爸妈妈立即赞不绝口,很快就被一扫而光……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三:

  李昱儒

  蒜泥小龙虾在我心中一直都是我的最爱。我经常在姐弟龙虾吃,今天也是。

  只见老板从外面端来一盘已经排好队形的龙虾。他们都像一个个久经沙场,战无不胜的战士。而前面几个比别的大一倍的龙虾,就一个个威武潇洒的将军,士兵的阵型也是几位将军,精心设定提出来的最好阵型。

  我把一个龙虾将军拿到面前,只见底下有许多的汤汁,颜色金黄金黄的,我看了就想吃。那层汤汁上面还有一层油,对大人来说这些油是为了防止汤汁逃了的。再摸一摸在汤汁部位还有热气上升,下面非常烫,用来暖手最合适。

  在看重头戏龙虾,只见龙虾头部有两个凸起,好像是铠甲,是深红的比虾子要红许多。上面还有许多刺。在看钳子,两只大钳子举了起来,好像在与别人战斗。虾头尖尖的,我摸了摸,差一点点就把我戳出血,它好像已经活了许多年,胡子有我的笔盖那么长,颜色与它的铠甲差不多。

  我先将头给掰开,只见头里面有着丰富的肉。腮红有点深,有点发黑。尝一口绵绵的,好像是口香糖,而且这个虾红非常的弹,再弹一些就可以比上弹力球了。

  我又把钳子拍了下来,先用力一吸,这滋味实在是太迷人了,好像吸出了一些肉,再把壳咬下来,下面的肉里含着浓汁,很好吃。

  下面的就是最好吃的虾肉,虾肉全在尾部,壳子硬硬的,不费很多力气,就想把肉从里面拍出来吃。这个肉非常厚,我把肉放在汤汁里。接着放入我的嘴里,那些肉就像美食炸弹一样,什么时候都能炸,我用力一咬炸弹炸开了。我的嘴一刹那充满了汁水,那汁水非常迷人,非常好吃,我很难忘。

  这一次我真是吃够了龙虾,壳都成了山。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四:

  众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了王森烘焙学院,正应和着阳光大好,我们的心情也不禁澎湃激动。来到烘焙教室,我们先找好座位坐好。

 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架扁底高脚可旋转托盘,以圆心一点向外扩出三个圆,圆心上则端端正正摆放着一块圆柱形的三层蛋糕胚。我仔细端详着桌上的器具,心中不免惊喜:看来这是要做蛋糕啊!认真学习了老师的蛋糕做法,我便跃跃欲试了。

  等待老师把打发好的奶油与水果呈上桌时,我便迫不及待地将三层蛋糕胚分离,然后抄起长刀,往奶油桶里蘸上一下,便往第一层蛋糕胚上抹去。我用长刀刮平堆积一团的奶油,使其变得均匀,第一层算是简单,不需要太过华丽,接着就是第二层了。第二层起初和第一层一样,只需抹得均匀便可,随后便是零零碎碎取上一些火龙果碎块压在第二层奶油上,用长刀将其压实,再盖上第三层蛋糕胚,即可。最复杂麻烦的是第三层,我用长刀抹了大半些奶油先抹在表面上,再利用长刀的两面反复倾斜刮平奶油。随后再次抹上奶油,准备往整个蛋糕的侧面上进行铺面,与第三层一样先大概抹在侧面上,此时此刻,旋转托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,我用长刀侧面轻轻触碰着蛋糕侧面,再缓缓旋转托盘,奶油便神奇地随刀平铺蛋糕侧面,随后我再次加厚奶油,整个蛋糕的体型大了一圈,也变得饱满了。

  最后,便是水果点缀。我从盆子里取出些蓝莓往蛋糕表面的棱角边沿处均匀装饰,再拿出几瓣草莓少量的点缀,之后再在蛋糕的圆心处围上一小圈芒果,水果点缀也就成功了。

  当我兴致勃勃地望向我的成品,心中也得到了几丝欣慰。即使劳累,但自己的劳动成果永远是最为宝贵的。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五:

  冰淇淋

  唐睿

  冰淇淋绝对是小孩子夏天最喜爱的东西。在我心里,说到夏天的美味,冰淇淋绝对是排行第一。在炎热的夏天里,吃上一根冰淇淋,能带走夏日的暑气,带来丝丝凉爽的感觉。今天,我想和你们推荐下这道美食。

  冰淇淋拥有五颜六色的外衣和五彩缤纷的味道:粉色的草莓味,白色的香草味,黄色的芒果味,蓝色的蓝莓味,棕色的巧克力味……在我看来,最好吃的不是单一口味的冰淇淋,而是几种口味混合在一起的冰淇淋,简直是让人赞不绝口。混合口味的冰淇淋,有多种颜色混搭在一起,就像是一道赏心悦目的彩虹,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。

  看着如此美丽的冰淇淋,我都不舍得下口,生怕一口咬下去,破坏了整体的美感。轻轻地尝一口,各种各样的味道在口腔里碰撞,先是香甜的草莓味,后是淡淡的芒果味,再是凉凉的薄荷味……一下子所有的味道碰撞到在一起,在舌尖蔓延开来,那感觉让人终生难忘!

  当然,如果你不喜欢混合口味的冰淇淋,那我想向你推荐棕中带黑的巧克力味冰淇淋。它三层夹心,上面点缀着饱满的榛果颗粒。轻轻地咬一口,外面的巧克力脆皮“嘎吱”一声断了,露出了巧克力雪糕。再咬一口,咬下坚硬的第二层脆皮,巧克力酱瞬间流入口中,一股丝滑细腻的巧克力醇香便如傍晚的夏风一般拂过舌尖,在口腔里回荡着,久久不能散去。这时,你肯定会不由得感叹巧克力的味道真是让人流连忘返,意犹未尽啊!

  冰淇淋不仅美味,还能在炎热的夏日里送来清凉,缓解暑热,绝对称得上是人人喜爱的美食!不过千万不要多吃哦!

 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六:

  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。”大千世界,无食不有。中国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,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,比如:兰州拉面,北京烤鸭,蒙古烤肉……然而对于我来说,能称得上美食的只有妈妈做的那一盘香气扑鼻的扬州炒饭。

  记得我六岁生日那天,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在我的床头,妈妈就已经开始在厨房忙碌了。我轻轻地下了床,来到厨房,就看见妈妈正在做着我爱吃的扬州炒饭。只见她先将胡萝卜、火腿切成小丁;接着,将两个鸡蛋打入碗中,连带着切好的葱花一起搅拌均匀;然后在锅内放入少许色拉油加热,只听“滋啦”一声,胡萝卜、火腿和豌豆的香气瞬间就在厨房弥漫开来。这时再把鸡蛋放入锅内,加大火候,隔夜饭也加入进来,几分钟后,一盘扬州炒饭就做好了。

  妈妈让我把它端上餐桌,我的眼睛都离不开盘子。我凝视着它,只觉得它可真像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米粒镶嵌在金黄的蛋块儿上,青色的豌豆是翡翠,红色的萝卜是玛瑙,粉嫩的香肠就是宝石。再加上绿色的葱花点缀其间,简直就是一盘珠宝大荟萃!

  闻着扬州炒饭的香气,我情不自禁地扒上一口……好吃!那香气钻进了我的心田,浸透了我的细胞,每吃一口,我就忍不住想赶快吃下一口,真是令人无法抗拒的美味!

  我一边吃,妈妈一边给我讲了扬州炒饭的典故。据说,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,路过扬州,肚子有点饿,于是就和随从到一户农家吃饭。不一会儿,好客的农妇就端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饭,材料很便宜,而且很好吃,于是乾隆皇帝为它赐名“扬州炒饭”,从此,扬州炒饭就名扬四海了。

  这香喷喷的扬州炒饭啊,它不仅传递了美味,更传递了浓浓的母爱……

Copyright © 2003 www.wenc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范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-6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